莎士比亞說:天底下沒有好或壞的事,是我們的想法造就狀況。
從我能理解和獲知自己的記憶開始,我就是一個沒有健康和快樂的孩子,更沒有朋友。我從內(nèi)心里明白,這些所謂正常人應(yīng)該享有的我都不需要,我只需要我自己的一方天空。在我自己的這片天地里,我屬于自己,天地屬于自己,一切都屬于我的。我不在乎我的形象,更不在乎快樂,我能找到讓自己愉悅的方式。雖然我在所謂的正常人的眼中,我是一個隨時都流著鼻涕、留著瘌痢頭、沒有喜與愁的表情,并邋遢十足的弱智,但我不在乎別人異樣的眼光。
可我父母不這么認(rèn)為,虎毒不食子,我最初的安慰來自于我的父親。父親很關(guān)切的對母親講:“不管怎么樣,他是我的孩子,是我的孩子,就要讓他健康地活著,不被歧視。”
心滿意足是健康的絕對前題
行伍出身的父親,以他獨特的方式開始訓(xùn)練我,要努力讓我變成一個“正常人”?!皦m世難逢開口笑”,父親教我的第一個表情就是笑。父親對我講:“你要學(xué)會笑,不要出去把人給嚇住了?!?
我不知道什么是笑,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要笑,但我想父親教我做的一切都是對的。 因為在別人都在用一種很遠(yuǎn)就能刺痛人心的眼光看我時,自閉的我卻能從他眼中看懂關(guān)切與心痛。
我努力地學(xué)著笑,甚至有些時候我的笑僵直得讓父親都想躲避。
在我們那個時代,別人家中的墻壁都貼滿了孩子的各種獎狀,而我家的墻壁四面都裝著鏡子,我不知道獎勵意味著什么,父親也從來就沒有希冀過我會得獎狀。如果我有像正常人一樣笑與生活,對他就是最大的滿足。
可惜我讓父親很失望。我清楚地記得,有一天一個親戚來看我們,對我父親講:那孩子怎么笑得那么古怪呀?父親滿懷歉意地的嘿嘿笑著。當(dāng)客人走了以后,父親把我拉到院子中間,用粗糙有力的手扯著我的雙耳,嘴牙咧嘴的說:“給老子笑!給老子笑!”我很疼,但我不叫,也不躲避,而是刻板的模仿著父親的面部表情。
從那一天開始,父親扯著我的耳朵,呲牙咧嘴的讓我“給老子笑!給老子笑”就伴著我走過了整個童年。但是我整個童年也沒有學(xué)會微笑,至少不能像人們想要的那樣說笑就笑,笑里藏刀。
后來,當(dāng)我能從容的行走于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時,常常有人這樣對我講:“黃先生,你耳朵真大,耳大有福。”我都會笑著告訴他:小時候我是不會笑的,我這耳朵也是父親想讓我笑,而加工出來的。而至于我的福氣吧,絕不來自于面相,而來自于我的努力和做的正確的事。
明日預(yù)告:力泓心語:笑是以一種美德進(jìn)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