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17:論壇
論壇
適用于
學習方法類型
●消化者(思考/觀察)
●適應者(當面對問題的挑戰(zhàn)時)(感覺/行動)
行政要求 ●中
技術要求 ●低
人際關系 ●低
學員參與風險 ●低
學員規(guī)?! ?/span>100人以上
小組規(guī)模 ●隨意
可對比于
●專門小組
準備
●準備好陳述
其它要求
時間:不一定(通常數(shù)小時)
空間:能容納大量聽眾。
設備:聽眾席上數(shù)個麥克風,以便他們提問。
行動
●在一個正式的陳述性演講之后,學員向陳述者提問。問題可以寫在紙上傳過去,也可以當面提問。
運用于
●同一大群人討論一個問題
●通常在一期培訓班的開始或結束時運用論壇。陳述者通常是高級行政主管。 利
●一種迅速知會許多人的有效方法。
弊
●陳述有時偏于形式主義,許多問題都得不到解答。
●來自底層的問題通常導致警覺。
●就絕大多數(shù)狀況而言,學習是消極的
例
●一位CEO知會一大群人關于該公司內部即將進行的改革(可能是某一部門的人,也可能是整個公司員工)。
表3-18:指導下的想像
指導下的想像
適用于
學習方法類型
●偏離者(感覺/觀察)
行政要求 ●低
技術要求●中
人際關系●高
學員參與風險●低
學員規(guī)?!?/span>任何
小組規(guī)模●1人
可對比于
●角色扮演
●反思
準備
●讓學員群體聚焦于一個主題、問題或目標,以便于進行指導下的想象。
●讓學員群體放松。讓他們坐下靠著,舒適一些,閉上眼睛,并準備做點白日夢。
其他要求
時間:用15分鐘進行指導下的想像,用30分鐘到1小時來記錄和利用想像出來的觀點和能量。
空間:一個安靜的非辦公環(huán)境,避免各種干擾。
設備:舒適的坐椅,記錄用的便箋紙各若干
行動
●讓學員進行一系列的放松活動(比如,要求他們坐下靠在椅背上,舒適一些,閉上眼睛,想像他們自己正坐在一個陽光明媚、微風和煦的、安靜的海灘上,如此等等)。然后,引導他們進行一系列的“白日夢”或想像。比如,讓他們想像自己正在完成一項任務、面見老板、或者在一個生機勃勃的群體中高效率地工作等。
運用于
●激發(fā)關于某一方法、產品、思想或戰(zhàn)略的創(chuàng)造力、意志和活力。 ●設計個人的變遷
利
●反復的思想預想是實踐行動的非常有效的補充,當然它不能替代后者。
●全神貫注于創(chuàng)造力
●有助于創(chuàng)建對于行動的信念和意志決心。
●在一種不同于理性環(huán)境的環(huán)境中叩擊和觸動感覺。貝弗利·畢瑞姆在1989年指出,“指導下的想像的功用在于,它通過讓一個人放棄其思想中的分析部份,而由一名指導領著自己從直覺思維中獲取信息,進而將有助于問題的解決。
弊
●一些人會因此而感到尷尬或不安。
●容易偽裝
●如果你企圖控制結果,那將不會有效。也就是說,你告訴學員他們正在感覺、看見什么,以及他們在“白日夢”里做什么,而不是僅僅限于用一些輕松的問題去引導他們的經歷。
例
●想像你自己成功地克服了與一位同輩的矛盾。
●想像你正在自由投藍。
●想像你自己正在向一位顧客推銷一件產品或思想。
●“模擬專家”練習:引導學員創(chuàng)造自己的專家形象,指出專家一樣的問題,并給出專家一樣的答案。 表3-19:一籃子方法
一籃子方法
適用于
學習方法類型
●聚集者(思考/行動)
行政要求 ●高
技術要求●低
人際關系●低
學員參與風險●高
學員規(guī)模●1~8人
小組規(guī)?!?/span>1人
可對比于
●小測驗
●模擬
準備
●要求大量的準備工作(比如信件、要求、準備各種學習資料等)。
其它要求
時間:通常最少1個小時
空間:足夠學員們單獨工作而不至于相互打擾。
設備:普通辦公設備(如電話、傳真)
行動
●給學員各種準備好的東西(就像用一籃子裝好給他們一樣)。學員們按優(yōu)先順序對這些內容進行排列,做出決定,解決困難,并對限期完成的最后期限作出反應。
運用于
●主要是用于檢驗行政的、判斷的、組織的和決策方面的技能。
●評估和比較學員的能力(如管理評估中心)。
利
●能夠模擬實際工作的情景。
弊
●若缺乏有效的查詢和更正,就會導致知識的缺損。
●在準備一藍子練習材料時要做大量的工作。
例
●比較一群學員之間如何能更好地安排輕重緩急的次序,對一項重大的任務、問題和要求做出反應。
表3-20:手段和方法
手段和方法
適用于
學習方法類型
●聚集者(思考/行動)
行政要求 ●中
技術要求●低
人際關系●中
學員參與風險●低
學員規(guī)?!?/span>7~15人
小組規(guī)?!?/spa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