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500多名家長
地點:上海市 - 上海
時間:2014/4/28 0:00:00
“什么樣的孩子是好孩子?”
成績好、身體棒、勤奮、勇敢、當上班干部……
面對臺下觀眾的回答,賞識教育倡導者周弘搖搖頭:“想得開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昨天下午,在由新聞晨報和浦東青少年活動中心聯(lián)合主辦的“如何夸出一個好孩子”公益教育講座上,賞識教育倡導者周弘用一個下午的時間,讓在座的500多名家長學會重新定義“好孩子”。
他的標志性動作就是豎大拇指,“像我這樣,換根手指對孩子,孩子就能更快樂地成長?!?
把聾女培養(yǎng)成留美博士
現(xiàn)場,佩戴助聽器的周婷婷面對數(shù)百名觀眾自信地侃侃而談,讓人完全幾乎忘了她是聾人。
一歲半的時候,周婷婷因藥物致雙耳全聾,直到3歲時依舊不會說話。父親周弘曾是南京的一名技術(shù)工人,不得不辭職一邊為女兒四處求醫(yī)治病。
女兒七歲時,他在上海買到一本《幼兒才能開發(fā)》,書中提出在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時,家長承認差異、允許失敗,不管孩子說話早晚、走路快慢,都堅信孩子一定能行。
這本書給了周弘極大啟發(fā),從那時起周弘學會了“轉(zhuǎn)念”: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熱淚地欣賞她、擁抱她、贊美她,為自己創(chuàng)造的生命而永遠驕傲。
他開始探索用自創(chuàng)的“賞識教育”來培養(yǎng)女兒。幾百個日日夜夜的艱辛與努力終于創(chuàng)造了奇跡,正是在這樣的賞識激勵下,女兒六歲時能認識兩千多個漢字、八歲背出圓周率小數(shù)點后一千位打破世界紀錄,十歲被評為“全國十佳少年”,十六歲成為中國第一位少年聾人大學生,二十歲赴美留學,成為首位聾人博士生,被譽為“中國的海倫凱勒”。
女兒的成功難道只是個案?周弘決心驗證一下。他與志愿者們一起創(chuàng)辦了南京婷婷聾童學校、聾童幼兒園,面向全國招生,培養(yǎng)出了一批超過或達到周婷婷同齡水平的聰慧聾童,有的被評為“省十佳少年”,有的在國際繪畫大賽中獲獎……
伴隨著女兒的成長,周弘逐步將賞識教育的研究視角從聾障兒童轉(zhuǎn)入正常兒童。二十多年來,賞識教育為中國成千上萬的家庭帶來了全新的教育視角。而周弘也被眾多家長親昵地稱為“賞識老爸”。
多對孩子豎大拇指
“在座的家長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平時和孩子說話時是什么狀態(tài)?”周弘提問,“是用食指指著孩子指責多,還是蹺起大拇指表揚多?”
其實,每個家長都自發(fā)地運用過賞識教育。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時,不管發(fā)音清晰還是模糊,不管是成功走出好幾步還是摔跟頭,家長們總是大聲地為孩子加油鼓勁--那個時候,父母都是天生的教育家。遺憾的是,隨著孩子長大,家長的心態(tài)慢慢變了?!敖逃⒆硬皇欠椒▎栴},而是態(tài)度問題”,在周弘看來,賞識教育是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是一種永遠堅信孩子“行”的信念。
多賞識不代表不批評
“總是夸孩子,會不會讓孩子自我感覺太好、驕傲自滿?”這是現(xiàn)場很多家長的疑問。
周弘已經(jīng)無數(shù)次面對這樣的問題,換句話說,“大拇指”不能亂用,賞識教育并不等于縱容孩子的缺點,“只要你的眼神里充滿愛,即便懲罰孩子也能讓他感到愛”。
“孩子最怕的是不被尊重和受委屈”,周弘補充說,賞識教育并不是不許批評,但是要在尊重孩子人格、對事不對人的基礎(chǔ)上。從某種角度上說,孩子不怕批評,就怕受委屈,就怕父母看不起他。如果賞識教育讓孩子沒有了抗挫力,這就是尺度的問題。
在周弘看來,從小受到正確賞識的孩子,應該更經(jīng)得起批評,因為他的心靈沒有受到傷害。
“孩子有問題,是父母心慌結(jié)的果;孩子優(yōu)秀,是父母心安開的花?!敝v座中,這是周弘最常掛在嘴邊的話語。因為在他看來,沒有“問題”孩子,只有“缺愛”的孩子,而教育的本質(zhì)就是讓孩子在愛的包圍中快樂成長。
所謂的“賞識”,不是簡單的認可,也包括對孩子探究、責任承擔、獲得新體驗等多方面需要的尊重、提升和滿足。
技巧:善于從正面看問題
正確的態(tài)度自然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賞識,善于從正面看問題,但他也以周邊家長的親身經(jīng)歷為例,傳授了一些小技巧。
例如,對于經(jīng)常賴床的孩子,可以當他賴床時間哪怕比前一天只少了一分鐘,也要發(fā)自內(nèi)心地夸獎,“你真是太棒了,今天竟然比昨天早起了一分鐘!”。孩子沒有問題,問題出在家長的心態(tài)。把壞念頭轉(zhuǎn)成好念頭,當孩子感受到你發(fā)自內(nèi)心的欣賞和尊重,他就會產(chǎn)生改變的動力。在周弘看來,當父母認為孩子“太好了”的時候,孩子會努力做到更好,因為人往高處走,這是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