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人,始終就是個特別普通的人”,對于自我評價,潘石屹表示,人太在乎自己的時候,做不出好東西,“但如果你把自己放得很低、放得很謙卑,把自己弱小、淡化處理,基本上快到消失的狀態(tài),這個作品一定是偉大的作品?!?/div>
對于如今的狀態(tài),潘石屹稱自己最近十年時間的狀態(tài),其實是個嬰兒狀態(tài),“就是看到所有的東西都是很喜悅的,周圍的東西都是很圓潤的,沒有一絲我比你高一點又怎么地,賺錢多一點又怎么地的想法?!?/div>
營銷不是我的長項,蘋果是我們的榜樣
潘石屹:其實房子銷售這個東西沒有多少技巧,也并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產(chǎn)品。其實你看一個產(chǎn)品,有不同的境界。我給你舉一個穿衣服的例子,任志強就覺得衣服要結實、厚、暖和,這些基本的功能他認為很重要。
再往上一個檔次,你的衣服結實不結實,厚不厚能不能包住肉不重要,該露的時候還是要露一點,這是設計層面,是另外一個東西,超越了結實的功能。我們小時候穿衣服,也總是說結實不結實,覺得的確良肯定比布的好,還有的卡的更結實,說這個料子好,怎么磨也不破。我覺得在房地產(chǎn)界,像SOHO中國這樣能像不斷追求的時裝一樣,不斷追逐建筑產(chǎn)品,基本上每年都出一個款式的,可能也只有我們一家。歐洲有一些小開發(fā)商是這樣的,但大部分的開發(fā)商,包括美國的、新加坡的、中國內(nèi)地的、香港的,大都是先建得結實,再看別人建一個什么東西我就過來抄一個什么東西。SOHO中國的建筑沒有抄的東西,都是原創(chuàng)的。
營銷,不是我們的長項,我們把建筑產(chǎn)品的設計、創(chuàng)新永遠作為公司最重要的追求。我給每一個員工說,公司只有一個學習的榜樣,就是美國的蘋果公司,它怎么能夠把手機、電腦生產(chǎn)成這個樣子,這就是我們的榜樣和目標。雖然蘋果的營銷做得也好,但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它的產(chǎn)品。
我這個人,始終就是個特別普通的人
潘石屹:我這個人,始終就是個特別普通的人。媒體也寫了好多不實報道,你罵我不是的話無所謂,我就怕夸我夸過了。給你舉個例子,我老婆跟我剛結婚的時候,她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在英國,把她妹妹派過來,說你參加一下婚禮,看看欣姐到底找了一個什么樣的丈夫非要結婚。結果,參加完婚禮后,她打了個電話跟姐姐說,我給你匯報一下,欣姐找的丈夫是沒有花香、沒有樹高,只是一棵無名的小草。所以,在人群中,我這個人再普通不過了。
強勢、弱勢這些東西都不太重要。我不太好表達,我就給你形容一下,或許你能理解我的想法,就是在整個大的社會發(fā)展進程中,又或者你要做成一些有影響的事情,個人的很多東西常常都是不重要的,如果是這個人太注意個人的話,通常會一事無成的。
基本上所有的事例都表明,人太在乎自己的時候,做不出好東西。如果作家總想著我寫的東西一定要出名,刻意地去迎合一些東西,刻意地把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東西全都放到作品里去,無一例外這些作品都會很糟糕,別人都不會看。但如果你把自己放得很低、放得很謙卑,把自己弱小、淡化處理,基本上快到消失的狀態(tài),這個作品一定是偉大的作品。
我最早看的書,是張潔的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這部小說的主人翁叫葉知秋,張潔把她描寫成一個特別丑、特別弱小的女人,這部作品對我的影響非常大。陳忠實寫的《白鹿原》,也完全看不到自己的影子。還有一個作家我特別喜歡,他如果活著,一定會得諾貝爾獎,就是路遙。他寫《人生》的時候,主人翁高加林實際上帶著他自己很強的色彩。所以這部作品的價值就比不上《平凡的世界》,因為路遙把自己在孫少安、孫少平這些人的身上淡化處理了。再回到任志強談的事情,誰是強勢,誰是弱勢不重要,我們一定要把每個人的作用放到微乎其微。
強勢、弱勢都是表達方式,有的人可能就是路邊的小黃花,有的人就是盛開的大牡丹——他的思想觀點的表達方式會強烈一點,我覺得不要太在意這些事情,如果太在意,是有問題的。其實這也是我特別重要的價值觀。
前兩天我去上海,覺得那邊的員工在表達方式上不好,我說這樣,你們把自己都形容成一種動物或者植物或者礦物質,借這個東西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透過這個東西可以看到各自的價值觀、境界。當然為了平等起見,你們說你們的,我也會說我的。他們有人說我是獅子或者別的什么,當輪到我說的時候,我就說我是泥土,泥土的特點樸實謙卑,如果一個人可以謙卑得跟泥土一樣,在商場上也好在社會上也好,你都是不可戰(zhàn)勝的,你就是最強大的,因為你已經(jīng)把自己放到最低的位置上了。
最近十年時間的狀態(tài):嬰兒狀態(tài)
潘石屹:其實就是你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樣子的。
有一次我看了尼采寫的一篇文章,他把人的一生分成三個狀態(tài)。人在幼年的時候,無論是生活還是思想上,都像一個駱駝,就是別人牽著你朝什么地方走,你就乖乖朝著那個地方走。在20歲之前,我覺得我的狀態(tài)就像一個駱駝,別人說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方向感、自我意識都非常弱。有時候人家問我,你小時候的偉大理想是什么,我都覺得說出來不好意思—我就想做個廚師,聞到廚房的味道就覺得香。
尼采說第二個階段的狀態(tài)是成長到一定程度,你的自我發(fā)展起來了,很想成為一個“獅子”、萬獸之王。這個其實就是想成功,想出人頭地。這個狀態(tài)我最強烈的時候是24、25歲,那時我希望與普通人不一樣,一定要強大。
第三個階段就是我最近十年時間的狀態(tài),其實是個嬰兒狀態(tài),就是看到所有的東西都是很喜悅的,周圍的東西都是很圓潤的,沒有一絲我比你高一點又怎么地,賺錢多一點又怎么地的想法。我也覺得人最后的回歸,就是走過這個過程之后的嬰兒狀態(tài)。
分享快樂,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