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易中天講師,易中天聯(lián)系方式,易中天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著名作家、歷史學家
5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易中天:英雄與美人(1)
2016-01-20 45599
文章導讀:有人說,人生三大悲哀:英雄末路,美人遲暮,江郎才盡。吳語是否英雄末路,我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它并未江郎才盡,大約也還沒到美人遲暮的份上?! ?南方六大方言中,資格最老的是吳語。   吳語據(jù)說已經(jīng)有三千多年歷史了。它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的一次大移民,這次移民是太伯和仲雍領(lǐng)導的。太伯和仲雍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兒子。古公亶父一共有三個兒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大約當?shù)目傆行┢?,要心疼小兒子一些,又尤其喜歡季歷的兒子姬昌,也就是后來的周文王。太伯和仲雍一看沒戲,就帶著族人跑得無影無蹤,史書上的說法是“讓賢”。 但如果是讓賢,自己躲起來就是,干嗎把手下的精兵強將統(tǒng)統(tǒng)帶走?又何必連周族的衣服都不穿了,“斷發(fā)文身”,作“野蠻人”狀,公然擺出一副不合作的姿態(tài)?分明是和老爹、老弟都翻了臉,沒準還是被打跑的。反正“打不贏就往南方跑”,也是炎黃時代就創(chuàng)立了的光榮傳統(tǒng),沒什么稀罕,也沒什么不妥。   不過太伯和仲雍這一跑,就跑得遠了,從陜西的岐山一直跑到江蘇的蘇州、無錫、常州一帶,這才站住了腳跟,號稱“句吳”。江南這地方,現(xiàn)在是富得流油,當年卻是蠻荒之地,叫“荊蠻”。移民也是早就有了的,在紹興、諸暨一帶,是夏禹的苗裔,據(jù)說是夏王少康派來給大禹守陵的,叫“於越”。他們的習俗,也是“斷發(fā)文身”,或者“披發(fā)文身”,大約還保持著夏代的原始風貌,祖上則是中原的羌族。太伯和仲雍他們祖上也是中原的羌族,也“斷發(fā)文身”,這可真是“五百年前是一家”了。   可惜現(xiàn)在是親兄弟的,尚且難免禍起蕭墻,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又哪里靠得???所以后到的“句吳”,和先來的“於越”,也免不了刀兵相見,鷸蚌相爭。吳越之間的戰(zhàn)爭,也不知打了多少年,最后打出個“臥薪嘗膽”的故事來。不過吳越兩族的文化,畢竟相通之處甚多,正所謂“交通屬,習俗同,語言通”,何況還有需要合作的時候?正如孫子兵法所言:“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保ㄍ酃矟@個成語就是從這里來的。)總之吳越兩國的交往是很多的。不管是戰(zhàn),還是和,總歸要溝通,也要融合,彼此之間也會相互影響。于是吳越兩國的“國語”,就成為今天吳語的原型。直到現(xiàn)在,除寧鎮(zhèn)一帶“失守淪陷”外,吳方言區(qū),大體上也就是當年吳越兩國的地盤。   吳語的代表是蘇州話。蘇州話也被稱作“吳儂軟語”,儂,是典型的吳語。吳人自稱我儂,稱別人為他儂、渠儂、個儂,現(xiàn)在則稱“你”為儂,反正不管什么人,都是儂,所以叫“吳儂”。不過儂則儂矣,軟卻不一定,寧波話就不軟,因此有“寧聽蘇州人吵架,不聽寧波人講話”的說法。事實上吳人和越人原先都尚武好斗。吳王金鉤越王劍,吳人更是兵器制造專家。春秋時,最好的兵器都是吳國的兵工廠里打造出來的。什么吳戈、吳鉤、吳干,都是?!冻o》上說:“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保ā秶鴼憽罚?yīng)該說是當時戰(zhàn)場上的真實寫照。難怪伍子胥要報仇雪恨殺楚王,不找別人,非到吳國搬兵不可。“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吳王好劍術(shù),國人多傷疤?!憋L氣風尚如此,吳語怎么會軟?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wù)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