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dǎo)讀:中唐以后,大批移民從中原經(jīng)贛北、贛中向贛南挺進(jìn),這個口子也就越撕越大,最后,不但吳語與湘語從此天各一方,而且閩語也被限制在東南一隅,除了往臺灣島和海南島上跳,再沒別的出路。
事實(shí)上贛語的特征可能也是最不明顯突出的。它南部接近客家方言,北部接近江淮方言,西部和湘語拉拉扯扯,東部又和閩語黏黏糊糊,疆域從來就沒弄清楚過。贛語的語音也怪怪的,濁音都變成了清音,這和普通話是一樣的,但普通話中濁音變清音是平聲送氣仄聲不送氣,贛語卻一律送氣,又和客家話是一樣的。長沙人藍(lán)男不分,泥犁卻分得很清楚,南昌人也一樣。
武漢人喜歡用“倒”這個虛詞,意思相當(dāng)于“著”,南昌人也這么說:“坐倒”(坐著)、“站倒”(站著)。成都人也說“倒”,比如“牛都過得倒你過不倒”,這里的“倒”就是“了”的意思。成都人不說“坐倒”、“站倒”,而說“坐起”、“站起”。同樣,武漢人也不說“拿一本書倒(給)我”,而說“拿一本書把(給)我”。只有在贛語中,“倒”才既有“著”的意思,又有“給”的意思。 贛語,明擺著是個混血兒。 它也是一個奇跡。在吳語、楚語這些老方言節(jié)節(jié)敗退朝不保夕的情況下,它居然能作為一種新方言在夾縫中生長起來,還贏得了和吳、湘、閩、粵平起平坐的地位,真的讓人刮目了。江西這地方,先前可沒有這樣得意過。 然而這樣一來,吳楚之間的聯(lián)系也就被切斷了。吳楚之間的聯(lián)系原本就很松散,贛語一刀切將過來,便連藕斷絲連也很難做到。中唐以后,大批移民從中原經(jīng)贛北、贛中向贛南挺進(jìn),這個口子也就越撕越大,最后,不但吳語與湘語從此天各一方,而且閩語也被限制在東南一隅,除了往臺灣島和海南島上跳,再沒別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