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從忠
筵席萌芽于虞舜時代,距今約有四千多年。甲骨文中的“饗”字,就象兩人相對跪坐而食。“饗”的含義是設(shè)置美味佳肴,盛禮迎待貴賓。所以筵席是在夏商周三代祭祀和禮俗影響下發(fā)展演變而來的。例如:先秦有敬事鬼神的“吉禮”,朝聘過從的“賓禮”,征討不服的“軍禮”,以及婚嫁喜慶的“嘉禮”等。這些紅白喜慶也都少不了置酒備菜接待至愛親朋,這種聚餐,實質(zhì)上就是筵席了。
在先秦時期,無論何種房屋,不分貴賤,一律稱“宮”。當(dāng)時的建筑是坐北朝南,前面是行禮的“堂”,后面是住人的“室”,兩側(cè)是堆放雜物的“房”。夏、商、周三代是把蘆葦或竹片編織的席子鋪在地上,供人就坐?!疤谩鄙系淖灰阅蠟樽穑笆摇眱?nèi)的座位以東為上,這就是古人“面南”、“東向”設(shè)座待客的提法。今天,筵席安排主賓席,不是向東,便是朝南,根源即在于此。古人席地而坐,登堂必須先脫鞋。那時的席大小不一,最早為一人一席。除席之外,古時還有筵。兩者區(qū)別是:筵長席短,筵粗席細,筵鋪地面,席鋪筵上。時間長了,筵席兩字便合二為一。究其本義,乃是最早的坐墊。古人的坐有三種姿式:一是兩腳向前伸平而坐,舒展自如,叫做“箕踞”;二是盤腿大坐,如同和尚參禪,稱為“跏跌坐”;三是雙膝著地,臀部落在腳跟,顯得莊重,名曰“跪”這是會客赴宴時的禮貌坐法。古時端放食物的托盤叫“案”,一般為長方形,案下有足,擱放地上,一案只能放一鼎。因此,古人吃飯,就是“跪”坐在“席”上,對“案”面“鼎”而食。到了漢代,西域的坐具“馬扎子”傳入中原。在其啟發(fā)下,制成桌椅,將人從跪坐中解放出來。筵席誕生以后,它的騰挪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席位、陳設(shè)、規(guī)模和食序方面。
從席位上看,它是不斷遞增的。先秦時期是一人一席或兩三人一席,羅列幾樣菜品蹲著或圍坐就餐。此后,坐席變成坐椅,低案改為高臺,“方桌擴成圓桌,碗碟替代鼎罐。為了便于攀談敘話,祝酒布菜,也為了充實席面和減少浪費,每桌坐客相應(yīng)增加到三至六人。清末民初,宴客開始用八仙桌,常坐四人至八人。除了熱鬧和親近,它似乎還與“四喜四全”、“要得發(fā),不離八”等吉祥俚語有關(guān)。解放以后,圓桌用的較多,一般都坐十人,這又是“十全十美”、“滿堂紅”了。至于國宴的主賓席,則可坐十六乃至三十人,而且臺面中央常有花卉果品裝飾;所以,席位的變化,對筵席格局有直接影響。
從陳設(shè)上看,也是不斷美化,等級界線分明。如北宋的皇帝壽宴在集英殿舉行?;实?、權(quán)臣和外國使節(jié)坐殿上,其它官員坐兩廊;紅木桌面圍著青色桌布,配上黑漆坐凳;皇帝用形似菜盤、一帶有彎柄的玉杯,高級官員用金杯,其它人等用銀杯;餐桌的陳放是以御座為中心,由高而低呈扇面展開,很有氣勢。到了清代,乾隆的除夕家宴陳設(shè)就更講究了。它共分八路,頭路是迎春牙牌松棚果罩四座,花瓶一對,青白玉盤點心五品;二路是青白玉碗一字高頭點心九品;三路是青白玉碗圓肩高頭點心九品,四路是紅色雕漆看果盒二副,小青白玉碗裝蘇糕鮑螺四座;五、六、七、八路則用青白玉碗擺設(shè)膳食四十品。此外,有些大筵還附設(shè)專供觀賞的“看席”或“香盤”,配置花碟彩拼、造型點心和工藝大菜,流光溢彩,富麗堂皇。這都是通過陳設(shè)展現(xiàn)筵席規(guī)格和禮儀。
從規(guī)模上看,總趨勢不斷擴大,到清代發(fā)展到頂峰。最早的筵席,最好的“周代八珍”,也不過六菜二飯而已。到了動蕩的戰(zhàn)國,楚王大宴就增加到二十多種佳肴了。秦漢及隋唐,繼續(xù)升級。唐中宗時期韋巨源的“燒尾宴”,主要菜品就有五十八道;南宋佞臣張俊為了接駕,居然創(chuàng)造出一天擺宴兩百五十種菜點的記錄。明朝朱元璋一統(tǒng)天下,歌舞升平,帝王專用餐具便是三十萬零七千件,五十八座御窯日夜生產(chǎn)其規(guī)模不言而喻了。清太祖登基后“繼承”并大大地“發(fā)揚”了歷代王室的享樂傳統(tǒng)。暢游江南的乾隆不論走到哪里;每餐都是百十道珍饈恭候圣駕。慈禧太后更是個珍愛口福之人,把中國的名菜美點都嘗遍了。當(dāng)時全龍席、全鳳席、全虎席、全麟席多為三五十道;而號稱“屠龍之技“的全牛席、全羊席,則有七八十道。在各種名貴筵席之中;“大燒烤躍居首位,這便是名貫中西的滿漢燕翅燒烤全席。一百多道食中精萃須分三日九餐方能吃完,令人瞠目咋舌!
從食序和進餐節(jié)奏的掌握,可謂變化萬千。既有官場上的十六碟八簋四點心,也有民間的三蒸九扣十大件,還有令人眼花膝亂的各式全席、各地名席、各族酒宴和四時席單等。其類別之多;拼配之巧,變化之奇,完全可與樂曲、繪畫、服飾、建筑媲美。不論如何變,都要突出酒的地位,形成“無酒不成席”的傳統(tǒng),“菜跟酒走”也被奉為筵席制作的法規(guī)。聰明的廚師深深懂得酒在筵席中的妙用,安排菜單也總是圍繞著酒巧做文章。先上冷碟是勸酒,次上熱菜是佐酒,輔以甜食是解酒,配備茶果是醒酒??紤]到飲酒吃菜較多,筵席調(diào)味一般偏淡;而且松脆香酥的菜肴和清淡的素食、湯品均占有一定比例;至于飯點,更是少而精,僅僅起到“壓酒”的作用而已。中國名酒甚多,釀造方法和風(fēng)味特色不一。
菜須與酒配合,故而款式也多。還由于各地鄉(xiāng)風(fēng)民俗有別,因此筵席吃法也多種多樣;再加上各地烹調(diào)風(fēng)味的差異,所以一個地方菜系往往就是一種筵席體系。即使是在同一菜系之中,由于流派和幫口眾多,筵席的款式也是色彩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