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fā)海,李發(fā)海講師,李發(fā)海聯(lián)系方式,李發(fā)海培訓(xùn)師-【中華講師網(wǎng)】
世界風(fēng)水絕學(xué)家
5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李發(fā)海:《鬼谷子》精典語錄
2016-01-20 48375

《鬼谷子》序言                   

鬼谷子,姓王名詡,春秋時人。常入云夢山采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

鬼谷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杰出的兩個弟子〔見《戰(zhàn)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見《孫龐演義》〕。

縱橫家所崇尚的是權(quán)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其指導(dǎo)思想與儒家所推崇之仁義道德大相徑庭。因此,歷來學(xué)者對《鬼谷子》一書推崇者甚少,而譏詆者極多。其實外交戰(zhàn)術(shù)之得益與否,關(guān)系國家之安危興衰;而生意談判與競爭之策略是否得當(dāng),則關(guān)系到經(jīng)濟上之成敗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談技巧也關(guān)系到一人之處世為人之得體與否。當(dāng)年蘇秦憑其三寸不爛之舌,合縱六國,配六國相印,統(tǒng)領(lǐng)六國共同抗秦,顯赫一時。而張儀又憑其謀略與游說技巧,將六國合縱土蹦瓦解,為秦國立下不朽功勞。所謂「智用于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眾人之所不能。」?jié)撝\于無形,常勝于不爭不費,此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秾O子兵法》側(cè)重于總體戰(zhàn)略,而《鬼谷子》則專于具體技巧,兩者可說是相輔相成。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傳。《鬼谷子》的版本,常見者有道藏本及嘉慶十年江都秦氏刊本。此電子文本為道藏本,取自蕭登福先生之《鬼谷子研究》〔文譯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國標碼表中無對應(yīng)的少數(shù)漢字,均以“□”符號代之。

捭闔第一:

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

為小無內(nèi),為大無外;益損、去就、倍反,皆以陰陽御其事。

反應(yīng)第二:

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

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

未見形,圓以道之;既見形,方以事之。

已不先定,牧人不審,是用不巧,是謂忘情失道。

內(nèi)楗第三:

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事有不合者,圣人不為謀也。

近而疏者,志不合也。遙聞聲而相思者,合于謀而待決事也。

抵戲第四:

因化說事,通達計謀,以識細微。

自天地之合離終始,必有戲隙,不可不察也。

世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時有可抵,則為之謀。

飛箝第五:

立勢而制事,必先察同異,別是非之語,見內(nèi)外之辭,知有無之?dāng)?shù),決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然后乃權(quán)量之,其有隱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審其意,知其所好惡,乃就說其所重,以飛箝之辭,鉤其所好,乃以箝求之。

用之于人,則量智能、權(quán)財力、料氣勢,為之樞機,以迎之、隨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飛箝之綴也。

忤合第六:

世無常貴,事無常師。

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

故伊尹五就湯,五就桀,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湯。呂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歸之不疑也。

非至圣達奧,不能御世;非勞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見情,不能成名;材質(zhì)不惠,不能用兵;忠實無實,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已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長短遠近孰不知,乃可以進,乃可以退,乃可以縱,乃可以橫。

揣篇第七: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權(quán),而揣諸侯之情。量權(quán)不審,不知強弱輕重之稱;揣情不審,不知隱匿變化之動靜。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隱其情。必以其甚懼之時,往而極其惡也;其有惡者,不能隱其情。

圣智之謀,非揣情隱匿,無可索之。

摩篇第八:

摩者,揣之術(shù)也。內(nèi)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隱。

故能成其而無患。

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勝,而人不畏也。圣人謀之于陰,故曰神;成之于陽,故曰明。

主兵日勝者,常戰(zhàn)于不爭不費,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故謀難于周密,說莫難于悉聽,事莫難于必成。

抱薪趨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濕者先濡。

摩之以其類者,焉有不相應(yīng)者;摩之以其欲,焉有不聽者。

權(quán)篇第九:

無目者不可示以五色,無耳者不可告以五音。

人之情,出言則欲聽,舉事則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長;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言其有利者,從其所長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

與智者言,依于博;與博者言,依于辯;與辯者言,依于要;與貴者言,依于勢;與富者言,依于高;與貧者言,依于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于敢;與愚者言,依于銳。

故智貴不忘。聽貴聰,辭貴奇。

謀篇第十

凡謀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

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事之司南也。

夫仁人輕貨,不可誘以利,可使出費;勇士輕難,不可懼以患,可使據(jù)危;智者達于數(shù),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誠,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

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懼也,貪者易誘也,因事而裁之。

故為強者,積于弱也;為直者,積于曲也;有余者,積于不足也;此其道術(shù)也。

故外親而內(nèi)疏者,說內(nèi);內(nèi)親而外疏者,說外;故因其疑以變之,因其見以然之,因其說以要之,因其勢以成之,因其惡以權(quán)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動之,微而證之,符而應(yīng)之,擁而塞之,亂而惑之,是謂計謀。

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結(jié);結(jié)比而無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說人主也,必與之言奇;說人臣者,必與之言私。

人之有好也,學(xué)而順之;人之有惡也,避而諱之;故陰道而陽取之。

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謀者所不用也。故曰:是貴制人而不貴制于人。制人者,握權(quán)也。見制于人者,制命也。

智用于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眾人之所不能見。

天地之化,在高在深;圣人之制道,在隱在匿。

決篇第十一

凡決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惡其用患;善至于誘也,終惑偏。

王公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則決之;不用費力而易成者,可則決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為之者,可貴則決之;去患者,可貴則決之;從福者,可則決之。故夫決情定疑,萬事之基,以正治亂,決成敗,難為者。

符言第十二

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

用賞貴信,用刑貴正。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wù)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