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霞,周春霞講師,周春霞聯(lián)系方式,周春霞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九型人格講師專注于九型商業(yè)應用與深度心理療愈
5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周春霞:人生底稿--九型性格之童年模式探尋
2016-01-20 47995
   孩子與父母之間可以形成正向的和負向的關(guān)系,除此之外,他們之間還可能存在一種“矛盾”關(guān)系,因此又產(chǎn)生了另外的一組三種關(guān)系。于是,3類3種關(guān)系的排列組合就產(chǎn)生9中童年模式,對應著9種九型人格。

    首先我們認識到,有的人一開始并不能認識到自己的童年模式,因為這個模式是在3歲以前發(fā)展形成的。在他此后的人生中,比如青春期,他會發(fā)展處別的關(guān)系。但正如現(xiàn)代心理學家所言,一個人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早期經(jīng)歷所決定的。

    其次,有時童年模式并不一定需要某個特定的人,不如說父親,而是包括表現(xiàn)出“父親”特點的所有人。心理學家把包括父母的作用在內(nèi)的整個兒童成長的環(huán)境稱為“固定環(huán)境”。孩子通常把這些作用與自己的父母聯(lián)系起來(有時他們可能失去了雙親中的一個),但事實上,很多人都可能在為某個孩子創(chuàng)造固定環(huán)境方面發(fā)揮作用。

    我們發(fā)現(xiàn)與父母有密切關(guān)系的類型對父母的作用有強烈的依戀,而與父母沒有密切關(guān)系的類型則對父母的作用感到沮喪,對父母懷有矛盾感情的類型感到自己被父母拒絕了。

 人的遺傳基因以及胎兒時期形成的人格是每一種人格類型中最重要的部分。雖然童年模式并不能決定我們的人格,但是某一個特定類型的絕大部分都會不斷的重復童年模式。童年模式非常重要,因他們對我們成年以后的人際關(guān)系有相當大的影響。我們似乎總是在一次次的重復童年模式。

 我們并不建議你單一的用童年模式來確定自己的人格類型,它們只是眾多理論中的一種,不應該過分倚重。并且因為童年模式建立的時間太早,很多人已經(jīng)不記得他們和父母的真實關(guān)系狀況了。由于某種原因,回憶常常被扭曲。由于童年記憶年代久遠,或者是由于內(nèi)心的抗拒,我們對童年模式的最初反應并不一定能真實的反映過去的經(jīng)歷。

 童年模式一個很重要的含義是,它激發(fā)了我們的基本動機、自我意識,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我們整個人生的方向,或者說我們的“人生底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動機源自于一種無意識的基本恐懼與基本欲望,而這兩者正是從我們的童年經(jīng)歷中產(chǎn)生的,尤其是對父母所提供的固定環(huán)境不足的反應。

一號

1號童年模式:1號人對保護者沒有認同感,而這一角色通常是由父親或者是父親的形象擔任的。1號人覺得,在幼年時期,他們沒有得到足夠的指導和支持:有時因為太嚴格,有時候太專斷,有時候太模糊,甚至有時候根本沒有得到任何指導和支持。不管是因為什么,幼小的1號人都對他們得到的指導和鍛煉有很深的挫折感。因此他們覺得必須建立自己的指導原則和規(guī)則,這常常比家庭中的規(guī)則還要嚴格得多。事實上,幼小的1號人會說:“我要成為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來的人。我的要求比任何人都高,所以我永遠不會有麻煩。在別人懲罰我之前,我先要懲罰自己?!碑斎?,這樣的想法也是一個人的道德觀。成年后的1號人仍然依靠它來決定自己的行為。

基本恐懼墮落、不完美、變得不好。

基本欲望希望自己正直,做個好人。

 

二號

2號童年模式:對父親或者是父親的形象的認同存在矛盾。主要因素在于,在童年時期,2號人通過為他人服務或者是取悅家人來試著融入家庭,換取家人的愛和贊賞。在更深(通常是潛意識)的層面上,他們覺得自己不被家庭的家長,即控制、管理家庭的人所喜愛。這個角色大多數(shù)時候是由父親扮演的。為了消除這種不受重視的感覺,他們會在父母與其他兄弟姐妹面前扮演“小爸爸”或者是“小媽媽”的角色。當他們成年以后,仍然不能從這樣的角色里走出來。

基本恐懼害怕得不到別人的愛,不被人們所需要而孤單一人。

基本欲望感受到自己被愛。

 

三號

3號童年模式:3號人對母親或者是母親的形象有正面的認同。關(guān)鍵原因在于,3號人從童年時期起,就開始相信只有表現(xiàn)好,或者是取得成就,才能得到愛,得到別人的重視。在一個更深(通常是潛意識)的層面上,他們常常依戀家庭當中負責照顧大家、在感情上維系家庭的人,這個角色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有母親扮演的。為了得到自己喜歡的所有東西,他們會試著做一切能讓照顧他們的人感到高興的事。因此他們常常不自覺的去用自己的成就彌補家庭中不光彩的東西,努力成為家庭英雄。當他們成年以后,仍然不能從這樣的角色里走出來。

基本恐懼感覺自己無足輕重。

基本欲望覺得自己很有價值。

 

四號

4號童年模式:4號人與父母都比較疏遠,在某種程度上認為自己被父母拋棄或者是誤解了。這主要是因為在人格形成初期缺乏角色模型,以至于他們不得不通過關(guān)注自己的感覺或者是想象來創(chuàng)造自我認同。這讓他們覺得自己沒有得到足夠的照顧與支持,并且因此感到沮喪。在成年以后,他們?nèi)匀粫a(chǎn)生這樣的沮喪感。

基本恐懼缺乏自我認同,沒有自我價值。

基本欲望做自己。

 

五號

5號童年模式:5號人對父母或者父母的形象有一種矛盾的認同。在一個很深的,通常自己意識不到的層面,他們覺得自己受到了父母的排斥。另外兩個對父母有著矛盾認同的類型----2號和8號----多能妥善處理這種感覺,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來試著融入家庭。2號人扮演保姆角色,8號人扮演保護者的角色。對于5號來說,這兩種角色互相排斥,讓幼小的他們對于照顧自己的人們的需要不知所措,也不確定自己能對家庭有什么貢獻。這使5號人想要尋找一個沒有人扮演的角色,一個適合自己、讓自己有歸屬感的位置。但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這樣的位置,因而一直在尋找。他們在找到自認為合適的位置之前,不會相信自己能夠和別人保持長久的親密關(guān)系。

基本恐懼沒有人幫助,沒有用處,沒有能力。

基本欲望有能力、能勝任工作(能干)。

 

六號

6號童年模式:6號人認同保護者的形象,因此常常把父親或者父親的形象理想化。他們成長中的關(guān)鍵因素是他們關(guān)注自我以外的事情,那常常是一個權(quán)威的形象,以獲得指導、支持、安全感、贊許,以及學習如何在社會中做一個獨立的人。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父親這一角色常常會通過幫助我們建立信心、教我們認識大千世界、關(guān)注我們的能力與力量等種種方法,使我們擺脫對母親的依賴。如果這一需要得不到滿足,或者是父親這一形象完全不存在或長期缺失,孩子就會對世界產(chǎn)生深深的焦慮感,懷疑自己獨立行事的能力。因此,6號人在成長過程中的這一挑戰(zhàn)面前尤其脆弱,他們需要值得信賴的指導和支持來幫助他們找回所要尋找的自主權(quán)。

基本恐懼失去指導和支持。

基本欲望得到別人的支持和指導。

 

七號

7號童年模式:7號人不認同養(yǎng)育者的形象,這常常是母親或者是像母親一樣的人。他們早期成長的關(guān)鍵因素是心頭一直縈繞著被養(yǎng)育者剝奪的恐懼,因此帶來一系列的挫折感。這種剝奪可能是物質(zhì)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它可能以種種不同的形式出現(xiàn),留給7號人一種愿望不會得到滿足的感覺。他們因此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確保自己的要求都能得到滿足。實際上,這種剝奪并沒用他們想象的那么嚴重,但是這種缺乏安全感,不被需要的感覺在他們的 成長過程當中有重要的影響。

基本恐懼被剝奪或者陷入悲傷之中。

基本欲望感到滿意,欲望得到滿足。

 

八號

8號童年模式:8號人對自己的養(yǎng)育者,通常是母親或者是母親的形象有一種矛盾的認同。不管是什么原因,8號人在成長過程中有著強烈的被養(yǎng)育者拒絕的感覺,雖然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這種感覺的根源可能來自于他們還在蹣跚學步時,象所以的小孩子一樣,總是試著違抗母親,表現(xiàn)出獨立性。但是因為他們天生具有最強的意志力,而且最易受直覺的驅(qū)使,所以常常會使自己的成年養(yǎng)育者表現(xiàn)出更加強烈的感情反應,這就被幼小的8號人解讀為一種拒絕。同時,他們意識到,如果他們承擔一個額外的角色,就能得到全家人的照顧。因此他們成了一個小小的“保護者”,一個比較強壯的,獨立又堅強,能夠照顧別人。結(jié)果就是,幼小的8號人在童年時期就承擔起了成年人的責任感和負擔。為了扮演好這一角色,他們學會壓抑自己的恐懼、脆弱以及自己的情感需要。

基本恐懼被控制、被傷害、被冒犯。

基本欲望保護自己和自己的獨立性。

 

九號

9號童年模式:對父母雙方或者父母一方的形象有認同感。9號人胸懷開闊,從童年時期,他們就開始承擔父母或顯或隱的期待,并且主動調(diào)節(jié)家庭氣氛。雖然與9號有關(guān)的兩種類型,即3號和6號,對父母任何一方(對3號人來說是養(yǎng)育者,對6號人來說是保護者)的期待都能夠予以關(guān)注或者做出回應,但是9號人卻同時與父母雙方緊密相連。其他的家庭成員對他們的潛在要求讓他覺得自己被包圍了,因此他們逐漸退回到一個幻想中的安全世界,在這里他們更自由、安靜、自在,比在家庭中好很多。有些9號人學會了退卻,他們在大自然或者是其他孩子中間尋找避難所,其他人在感情上退縮了,可是身體卻仍然停留在原來的地方。無論如何,9號人都覺得自己的家充滿了各種判斷、要求,以及各種各樣的矛盾與沖突。他們試著降低姿態(tài),不再堅持自己。他們讓自己消失,希望他們的存在不會讓情況更混亂,或者制造更多的沖突。

基本恐懼失去與分離,與他人分開。

基本欲望有一顆平靜、完整的心。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3969a.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