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護縱容不僅會使孩子任性自私,缺乏分享精神,還容易形成驕傲自大性格。包庇孩子的錯誤,更是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保護傘。打不得、說不得,這些在現(xiàn)代孩子生活中已經(jīng)很常見了。不服從管理,任性妄為,這些孩子一旦走上社會,都會難以適應。
家長們也不要僅僅看孩子的成績,知識也要到社會中得以應用,品質才是經(jīng)得起考驗砝碼。一味的偏袒孩子,最終不是在為這個社會創(chuàng)造人才,而是在培養(yǎng)“庸才”,造就驕傲自大的性格缺陷者。
(二)家長“護短”,孩子會變成第二種人:“熊孩子”
由于家人過于“護短”加之嬌縱溺愛,現(xiàn)在熊孩子真的是越來越多。哪怕在公共場所做些丟人的事,在家人看來孩子只是活潑了點,甚至還覺得自家孩子很可愛。當然,除了盲目護短,肆意寵溺,最讓人痛恨的就是縱容孩子作惡,出事以后,輕飄飄一句“他還只是個孩子,等你有孩子就理解了?!?
為人父母,我們都是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知書達理、心中有光的人,而不是個預備罪犯天天惡心別人的熊孩子。而且,別再說孩子小,天真單純。沒有經(jīng)歷過,你永遠也不知道小孩子的“熊”到底有多可怕:
朋友懷孕9個月,和老公逛商場,為即將出生的孩子購買小衣服。走累之后,她扶著欄桿休息。有個四五歲的小男孩跑過來,突然大力猛推了她一把。嚇得她趕緊抱住老公,男孩的媽媽在后面也是嚇了一跳,跑過來說:“孩子還小,別跟他一般見識,不好意思?!弊ブ泻②s緊跑掉了。
其實,這本來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時機,孩子的媽媽應該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可能會產生哪些嚴重后果。而且跟受害者道歉的不應該是媽媽,應該讓孩子勇于承擔過失,否則只會助長不正之風。你“護短”使孩子成為一個“熊孩子”,其實這是害了孩子。你不教育自己的孩子,社會和現(xiàn)實會替你狠一千倍一萬倍的教育他!比如:之前公交車上一個熊孩子不斷用腳踢旁邊的男青年,男青年忍了一會兒后把熊孩子直接過肩摔狂揍。
有句話叫“為母則剛,為父則強”。當父母后確實會讓人變得堅強,但也別忘記另一句:“子不教父母之過也”。
【案例】今天坐電梯1樓,大家進去了。一個男孩第一個竄進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B1B2B3B4全部按了,我們等電梯的人全部是準備上樓的,有人輕輕嘀咕說干嘛呀?男孩的媽媽把孩子摟到身邊,說不好意思,小孩平時就喜歡玩這種游戲。電梯里有人說,那你把小孩拉好呀,不要讓他亂按呀,是不是還想在這里上上下下呢?媽媽說,我拉好了呀,他力氣很大,自己竄出去的呀 !然后,經(jīng)典名言來了——他小孩呀,小孩子不懂事呀!你們都是大人呀,不要和他計較呀!說這話時,顯得理直氣壯,絲毫沒有愧疚之意。
請別再說“孩子小不懂事”,不要再以這個借口為他逃脫責任。如果這樣一次一次的原諒,只會讓孩子形成一種思維定式:沒關系,自己還小,就算犯錯了,別人也都會容忍我?!靶芎⒆印本褪沁@樣養(yǎng)成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杜絕這種行為,不要讓孩子有這種想法,否則,再造成一些危害都是我們不可控的,到時候就算我們能原諒,法律也不允許。所以為了你的孩子好,請家長不要再 “護短”,千萬不要再給“熊孩子”提供滋生的土壤,一定要讓他形成一種正確的價值觀。
在從熊孩子變?yōu)楹煤⒆拥倪^程中,許多家長的參與度實則遠遠不夠。這尚且不能僅僅理解為是“護短”、“溺愛”,而更應該看成是一種教育觀念、教育方法上的缺失。不少家長總是將孩子當成是孩子,默認他們擔不起責任、受不住批評。這種過度的保護,只會讓熊孩子逆襲升級之路走得更艱難。
(三)家長“護短”, 孩子會變成第三種人:不知感恩的人
就在我們身邊,有的孩子很霸道,天大地大,就我最大;有的孩子很自私,你的他的,都是我的;有的孩子很冷漠,事不關已,高高掛起……他們是一群不知感恩的孩子。在他們不時帶給我們震驚之余,更多的是讓我們思考:孩子不懂感恩,究竟應該怪誰?
其實,不懂感恩,真的不能怪孩子,要怪還得怪成人。而家長作為與孩子關系最密切、接觸最多的成人,責任自是首當其沖。有些父母,什么事情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是自己的孩子對,也叫護短。他們從來不教自己的孩子對錯,明明在公共場合是自己的孩子貪玩撞了別人,不但不問被撞孩子怎么樣啊,哪里受傷沒,反而把人家孩子劈頭蓋臉責怪一頓。某些家長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不止是給孩子樹立了一個錯誤的價值觀,更會讓他以后在社會上難以處理自己的事情,變得唯我獨尊,不懂尊重別人,更不知道感恩,你們真的愿意自己的孩子變成這樣的人嗎?
【案例】他個子不高,長得瘦瘦的,小臉白凈凈的,帶著一副眼鏡,安靜的時候很斯文的。一動起來他卻像變了一個人。走路晃著膀子,瞇著眼睛,雙腿叉著,一副看誰都不服的樣子。和別人說話,聲音不高,吐字不清,語速卻十分快。誰無意中看他一眼,他就會脖子一擰,出口喊道:“怎么著吧?”要是看見誰倒了霉,他會樂得前仰后合,引得他周圍的人都煩他。
孩子父母工作忙,他跟老人在一起,隔輩人特殊的情感使孩子從爺爺身上得到更多的愛、更多的滿足。他覺得這一切是天經(jīng)地義的。孩子與別的孩子相處時,經(jīng)常逞強犯橫,爺爺覺得自己孩子沒吃虧就不阻攔。一旦他做了壞事,人家找來,爺爺總會說:“孩子還小,別跟他一般見識。”他見有爺爺做“擋箭牌”,做壞事更無所顧忌了。
可有一次,回家了他看見自己的東西被爺爺收拾好了,不僅不感謝,反而惡語相向:“誰讓你碰我東西了!真是討厭,我都找不到了呀。”說完把屋內翻得亂七八糟。把爺爺氣得渾身顫抖。爸爸看見了急得沖他大喊:“爺爺奶奶把你養(yǎng)這么大,你怎么就不知感恩呢?”他聽了愛答不理,氣得爸爸揮拳要揍,爺爺、媽媽趕忙上前阻攔 。每次都在孩子哭、大人叫的一片混戰(zhàn)中結束。
案例中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工作忙,一直把他放在爺爺家,老人本著“不讓孩子受委屈”的觀念,過多關注的是孩子的吃、玩、用,沒有考慮到孩子是社會人,他需要學會與他人相處,在得到別人的幫助時要學會感恩。因此老人過分的溺愛,處處袒護、“護短”,使他形成了自我中心,滋生了嬌、驕二氣。感恩呢?對不知“自立”為何物的孩子來說,無異于天方夜譚。久而久之,孩子成為不知感恩的人也就水到渠成了。
因為家長“護短”,過分的袒護,孩子無論變成性格缺陷者、“熊孩子”還是不知感恩的人,這些都不是父母所愿看到的結果。所以,家長要自我反省,不再護短;措施得當,教育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