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門壞了,上帝招標重修。印度人說:3千塊弄好,理由是材料費1千,人工費1千,我自己賺1千;德國人說:要6千,材料費2千,人工2千,自己賺2千;最后中國人淡定地說:這個要9千元,3千給你,3千我的,剩下3千包給那個印度人干。上帝拍案:中標!
后來地獄的門也壞了,招標時吸取教訓,制定控制價3000。德國人看了一眼走了,印度人報價3000。中國人給了評標的小鬼500,報價3000,中標。德國人印度人都納悶。之后,中國人花了500材料500人工,修了一半宣布停工。拖了半年,天國追加投資3000,完
工!
再后來天堂連接地獄的電梯壞了,也要重修,經過前面兩次教訓后??刂贫▋r3000而且規(guī)定要一次性修好。德國人又來,看了一下走了,印度人報價3000。中國人也報價3000并稱完工后有茅臺送,中標。拿到錢后中國人開工。材料500人工500。完工后。上帝叫人驗收。驗收員(事先收了中國人紅包500)說“合格”。不久又壞了,安監(jiān)、質檢(都收了錢)等部門說超載所致,要重建。于是天國追加資金9000重建!
再再后來,通往人間的大門也壞了,死的上不來,投胎的下不去,眾鬼很著急。問題很嚴重。經過前幾次的
教訓之后,天國嚴格定價3000,監(jiān)理,審計現(xiàn)場跟蹤!并且免費保修1億年,德國人嚇跑了,印度人報價3000,中國人來了,報無償修理,且免費保修2億年,但要1億年的管理權,上帝同意了。于是中國人修好了后在門口設了個收費站,死了要上天堂的收500,上下去投胎每人每次500,雙向收費上不封頂,給500的投到歐洲,再多給錢的投胎到美國,逃費的一律投到中國。
故事雖然是個笑話,但我們企業(yè)管理人員可以所思一下,的確類似的事在我們身邊上演過。作為對采購供應鏈多年深入研究,本人認為出現(xiàn)第一種狀態(tài)的問題就是沒有做好比價工作,決定權過於集中,詢價、議價、定價、審批過於集中,造成了一些關鍵崗位上的人物出現(xiàn)管理真空,讓一些荒唐的事在不斷上演,好比曾在一些政府單位采購IPHONE當U盤,普通內存1G的要上千塊。。。。。。
第二次事件出現(xiàn)時從程序上作了修訂,也給予了目標價格,所有事項表面上看是完美的了。但使用了沒有實戰(zhàn)經驗的采購人員,沒有對供應商的資質和施工的交貨時間等作出約束,合同管理不到位,當然最終的結果肯定不盡人意了!
第三次事件出現(xiàn)時這次中印雙方的報價都是3000,我不知道吸取上兩次的教訓,中方居然還可以參加競標?實乃神人也!通過層層賣通中間人員,的確達到了訂單的工的目的。若合同中雙方約定品質保證項目 ,并提供品質保證金,那么這個工程不會讓采購方輸?shù)眠@么慘,假如連這個都沒有寫入雙方的合同,這個采購過程出現(xiàn)問題是不足為奇。
從最后一個收費站的建立就讓人感覺在這整個過程中毫無保留地把咱國人的傳統(tǒng)發(fā)揮光大了!真是太有才了!和前面的相比,這最后一個才是大智慧呀!天堂門壞了,上帝招標重修。印度人說:3千塊弄好,理由是材料費1千,人工費1千,我自己賺1千;德國人說:要6千,材料費2千,人工2千,自己賺2千;最后中國人淡定地說:這個要9千元,3千給你,3千我的,剩下3千包給那個印度人干。上帝拍案:中標!
后來地獄的門也壞了,招標時吸取教訓,制定控制價3000。德國人看了一眼走了,印度人報價3000。中國人給了評標的小鬼500,報價3000,中標。德國人印度人都納悶。之后,中國人花了500材料500人工,修了一半宣布停工。拖了半年,天國追加投資3000,完
工!
再后來天堂連接地獄的電梯壞了,也要重修,經過前面兩次教訓后??刂贫▋r3000而且規(guī)定要一次性修好。德國人又來,看了一下走了,印度人報價3000。中國人也報價3000并稱完工后有茅臺送,中標。拿到錢后中國人開工。材料500人工500。完工后。上帝叫人驗收。驗收員(事先收了中國人紅包500)說“合格”。不久又壞了,安監(jiān)、質檢(都收了錢)等部門說超載所致,要重建。于是天國追加資金9000重建!
再再后來,通往人間的大門也壞了,死的上不來,投胎的下不去,眾鬼很著急。問題很嚴重。經過前幾次的
教訓之后,天國嚴格定價3000,監(jiān)理,審計現(xiàn)場跟蹤!并且免費保修1億年,德國人嚇跑了,印度人報價3000,中國人來了,報無償修理,且免費保修2億年,但要1億年的管理權,上帝同意了。于是中國人修好了后在門口設了個收費站,死了要上天堂的收500,上下去投胎每人每次500,雙向收費上不封頂,給500的投到歐洲,再多給錢的投胎到美國,逃費的一律投到中國。
故事雖然是個笑話,但我們企業(yè)管理人員可以所思一下,的確類似的事在我們身邊上演過。作為對采購供應鏈多年深入研究,本人認為出現(xiàn)第一種狀態(tài)的問題就是沒有做好比價工作,決定權過於集中,詢價、議價、定價、審批過於集中,造成了一些關鍵崗位上的人物出現(xiàn)管理真空,讓一些荒唐的事在不斷上演,好比曾在一些政府單位采購IPHONE當U盤,普通內存1G的要上千塊。。。。。。
第二次事件出現(xiàn)時從程序上作了修訂,也給予了目標價格,所有事項表面上看是完美的了。但使用了沒有實戰(zhàn)經驗的采購人員,沒有對供應商的資質和施工的交貨時間等作出約束,合同管理不到位,當然最終的結果肯定不盡人意了!
第三次事件出現(xiàn)時這次中印雙方的報價都是3000,我不知道吸取上兩次的教訓,中方居然還可以參加競標?實乃神人也!通過層層賣通中間人員,的確達到了訂單的工的目的。若合同中雙方約定品質保證項目 ,并提供品質保證金,那么這個工程不會讓采購方輸?shù)眠@么慘,假如連這個都沒有寫入雙方的合同,這個采購過程出現(xiàn)問題是不足為奇。
從最后一個收費站的建立就讓人感覺在這整個過程中毫無保留地把咱國人的傳統(tǒng)發(fā)揮光大了!真是太有才了!和前面的相比,這最后一個才是大智慧呀!